2016年8月13日

Digging Movement 唱片上架 2016-08 #1


最近在我們的友店2manyminds Records上架的唱片清單如下,如想要完整試聽和確認片況,都歡迎直接到店內逛逛唷!



 



《Funk/soul/disco/rare groove》

● Hiram & Direct - Love Flight (New 7")

這張單曲是Pascal Rioux和DJ Waxist這兩位超級rare groove digger創立的廠牌SOL Discos (也是Favorite Recordings的子廠牌)的第一張reissue! “Love Flight”是夢幻的快節奏disco boogi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vy1wSimE2w


● Minako Yoshida (吉田美奈子) - Midnight Driver / Town (New 12")

“Midnight Driver “原收錄自1980年專輯Monochrome;”Town”原收錄自1981年專輯” Monsters In Town”,都是日本八零年代初最精采的disco/boogie/city-pop!
https://soundcloud.com/…/minako-yoshida-midnight-driver-tow…


● DJ Chomskii - Made in Hong Kong vol.2 (New Mix CD)

專文介紹: http://diggingmovement.blogspot.tw/…/mixtape-dj-chomskii-ma…


● Breakestra - The Live Mix Part 2 (Used LP)

這是2000年前後deep funk運動最重要的美國樂團Breakstra的第二張專輯,以instrumental且歌曲完全不間斷的形式,重新演繹經典的funk/rare groove歌曲,例如James Brown "Funky Drummer"、The Mohawks "Champ"、Vibrettes "Humpty Dump"等等,且前9首歌是以每首歌8小節為單位來切換歌曲,相當緊湊過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oDGjVqrGSQ


● V/A - Musical Anatolia (Used LP)

1985年來自土耳其Anatolia的pop, jazz funk。
https://www.discogs.com/Various-Musical-Ana…/release/2110821


● The Alan Tew Orchestra – Don't Look At Me, Listen To The Music (Used LP)

Alan Tew是英國著名的電影/電視配樂、library music音樂人。這張1973年專輯中特別推薦翻玩Quincy Jones 的1971年funk ”Iron side”,以及groovy版頑皮豹主題曲” Pink Panther”。
”Iron sid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exWpqku_U4
” Pink Panth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u0DtOV2zKE


● Ned Doheny – Prone (Used LP, '82 Japanese 2nd pressing)



這張1979年專輯絕對是曾經最被低估的AOR/jazz-funk/blue-eye soul專輯之一,也是美國西岸音樂人Ned Doheny最不好找尋的一張專輯。當Ned發行第二張專輯Hand Candy後,仍然沒有真正走紅,且並未受到東家CBS重視與支持。在失望沮喪之際,Ned感受到日本樂迷長期力挺的溫暖,因此決定將新專輯Prone交給日本CBS/Sony發行,也因為只有發行日本盤,也讓這張專輯的如此稀有,直到30年後才有了第一次重新發行。專輯曲目又軟卻又groovy,特別推薦 “To Prove My Love” 、” If You Only Knew”、” Funky Love”,The Devil In You”。(其實幾乎整張專輯都好聽!)
https://www.discogs.com/Ned-Doheny-Prone/release/4114078
“To Prove My Lov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EOWNTO45ws
” If You Only Knew”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vHaeMeY-ZY
” Funky Lov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hbuE-2grlI
”The Devil In Yo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zweKKluRKw


● 楊小萍 - 誰之罪 (Used LP)

民國62年(1973年)楊小萍在海山唱片發的專輯,特別推薦A-side最後一首”孤獨的我”,宛如爵士鋼琴手Gene Harris的1960末期soul-jazz作品。
https://www.discogs.com/%E6%A5%8A%E5%B0%8F%E8%90%…/…/5948406


● Grand Master Flash & The Furious Five - The Message (Used 12")

經典到不行的1982年old shool hip hop , The birth of hip hop!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Lj4pVGbzlc



《Jazz》

● Soil & Pimp Sessions - Brothers & Sisters (Used LP)

曾受Gilles Peterson欽點的知名日本當代JAZZ樂團Soil & “Pimp” Sessions,以爆炸性的演出火力著稱。而這張2014年專輯除了groovy的曲目外,還收錄了Soil & Pimp Sessions改編自電影編曲家Alex North為1960年電影Spartacus譜寫的曲子”Spartacus - Love Theme” (*Yusef Lateef, Bill Evans, Terry Callier, Nujabes都曾重新詮釋過!)。
https://www.discogs.com/Soil-Pimp-Sessions-Brothe…/…/6577869
http://www.jvcmusic.co.jp/-/Discogr…/A018653/VICL-64205.html
http://www.farsidemusic.com/music/brothersandsisters6575.mp3
Soil & “Pimp” Sessions 2015年" Spartacus"North Sea Jazz Club live版: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DfJNVOzlzU



《Electronic/downtempo/dub》

Hiroshi Fujiwara (藤原浩) / In Dub Conference (Used LP)

https://www.discogs.com/Hiroshi-Fujiwara-Hiroshi-…/…/7118865


Logic System (松武秀樹)– Venus (Used LP)

Logic System是由Y.M.O的幕後鍵盤手 松武秀樹領軍,這張1981年synth-pop專輯用上大量電子合成器音色堆砌出來,勾勒出當代電子音樂的雛型。(也稱得上是現在vapor wave音樂的元祖??!)。特別推薦“Automatic Collect, Automatic Correct “、“I Love you”、“Be yourself” 。

https://www.discogs.com/Logic-System-Venus/release/440571
“Automatic Collect, Automatic Correct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I Love yo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L9AvUCIz_I
“Be yourself”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lNVINSzIZA




《Japanese groove》

Machiko Watanabe(渡辺真知子) – 海につれていって (Used LP)




Kimiko Kasai(笠井紀美子) - We Can Fall In Love (Used LP)

日本jazz歌手笠井紀美子的1976年jazzy化專輯,包括收錄Disco/funk” We Can Fall In Love” 、” Today Tomorrow and More Than Yesterday”,以及很雷鬼味的Leon Russell名曲“This Masquerade”。
“We Can Fall In Lov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KZevNj00pA


Mariya Takeuchi(竹内まりや) - University Street (Used LP)

1979年竹內瑪莉亞的第二張專輯,包括山下達郎、後藤次利、吉田美奈子等著名japanese city pop音樂人都有參與製作!

Full Albu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Hip hop》
Digable Planets - Blowout Comb (Used LP)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1ojpZfFXx4


Nas - Stillmatic (Instrumental) (Used LP)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04CXFADL_I


J. Rocc - Play This (One) (Used 1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9j_gwTAtw8


Lone Catalysts – Hip Hop (Used LP)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The Roots - Do You Want More?!!!??! (Used LP, unofficial pressing)

真槍實彈樂團The Roots的1995年經典專輯,jazz和hip hop的完美相遇,不廢話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Gang Starr – Positivity (Used 1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WVROzKUETA


Pete Rock & C.L. Smooth – Greatest Beats (Used LP)

They Reminisce Over You (T.R.O.Y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ONgL61snlM


Brand Nubian – Foundation (Used LP)

“Too Lat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cO0Kfu4uB4


DJ Mitsu The Beats – Celebration Of Jay (Used LP)

向Jay Dilla致敬的2014年instrumental專輯,整張專輯都很美很有意境。個人特別推薦“8:00 AM”、“Cookout”、“2 for3”、“Tunnel”、”Strollin’”、”Pueblo”.
Full albu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Funky DL – Don't Even Try It (Used 12")

編曲出自日本已故音樂人Nujabes之手,取樣自Friends of Distinction "When a Little Love Began to Di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cARPWpyGc0


Nujabes Featuring Shing02 – Perfect Circle (Used LP)

"this song was named by Nujabes and lyrics were done but not yet recorded when he passed - it will also be our last vinyl together."
-Shing0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HH88QDJRWg

2016年7月24日

Billy Brooks的六格窗戶



記得第一次看到Billy Brooks的"Window Of Mind"的專輯封面時,總覺得有一點在開玩笑的味道,心想 : 喂,別鬧了,把六個窗戶配上不同的姿勢和表情,搭著有點卡通式字樣的專輯名稱,未免也太胡鬧了。不過稍微聽一下專輯裡的內容,心裏不免浮上錯怪的念頭(真不好意思,布魯克先生)。

從專輯的第一首歌"Rockin Julius"開始,到最後一首"Fourty Days",與其說在演奏音樂,我倒覺得比較類似電影配樂,每一首歌似乎都有對應的場幕、不同主題,隨著每一幕的升起、落下,毫無間隙的彼此融接,團塊延伸出更多團塊的樣子。

雖然布魯克在爵士樂手裡好像比較默默無名,只知道曾經是著名盲人藍調歌手"Ray Charles" 樂團裡的"Sideman",其它似乎並沒有什麼特別可以讓人記住的地方,也有可能是Ray Charles個人的獨特唱腔與舞台魅力實在過於強烈,讓大家都忘了伴奏樂手的鋒芒。但這張唯一以自己的名字掛上封面的專輯,讓我想到其實Sideman也是很厲害的(儘管Ray也有參與製作)。

其中"Fourty Days"這首歌就是ATCQ - sample 的原本曲目( Luck of Lucien),幾乎是一模一樣的歌曲結構搬移成新的曲風,但是感覺卻不太一樣。而專輯裡其他每一首歌都有明顯的落差,好像在用泥土東捏西捏,做成了不同變化的物體,但都出自同一個物質。就我看來,應該就是藍調吧,果然受到Ray的影響很深。
總而言之,這是一張充滿藍調味,可能更像是擁有黑暗流質包覆著什麼的專輯,在聽的時候,很容易就陷到濃稠的黑色之中,不過不是那種壓迫性十足的就是了。

(share by Human Wright)

2016年2月20日

《Athens of The North Records》近期出土好樂推薦


筆者最近花了很多時間在網路上翻找由英國著名rare groove DJ Fryer創辦的Athens of The North廠牌(簡稱AOTN)的reissue 7"單曲,有很多收獲想和喜歡soul、funk的樂友們分享!
(*AOTN Bandcamp FB)

首先是從靈魂男歌手Samuel Jonathan Johnson唯一的1978年專輯《My Music》中抽出兩首歌重發的7”單曲 《Sweet Love / Reason for the Reason》。



其中a-side的"Sweet Love"是筆者2016年初所聽過最甜、最夢幻的中板速度disco歌曲,短短不到3分鐘時間,已完全沉溺在溫暖的jazzy電鋼琴聲中,即使是破天荒飄著雪的低溫台灣也撼凍不了這股帶著強大暖流的groove! 這首歌收錄在Samuel Jonathan Johnnson的1978年專輯中。

此外,b-side收錄的”Reason for the Reason”則是另一首更舞池導向的killer disco! 抱歉真的找不到太多有關Samuel的生平事蹟,總之音樂能打動人心才最重要。

"Sweet Love"

"Reason for the Reason"


緊接著,筆者想推薦AOTN從Tarika Blue的1977年同名專輯中抽出兩首歌重發的7”單曲《Truth is the Key / Dreamflower》。Tarika Blue是紐約鍵盤手Phil Clendeninn領軍的fusion jazz/jazz-funk團, 其中特別讓人注目的是團體成員還包含James Mason和日本樂手Ryo Kawasaki(川崎 燎)等兩位電吉他手。 A-side ”Truth Is The Key”是行雲流水的fusion jazz極品,伴著Irene Datcher的美麗嗓音,她曾在James Mason的專輯《Rhythm of Life》中獻唱過,而其實整首歌、甚至是Tarika Blue整張專輯的氣息也與James Mason的專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但最讓人扼腕的是,筆者在YOUTUBE上聽到網民分享的6分44秒原始完整版後,才發現AOTN竟然把中段美不勝收的Fender Rhodes、電吉他等兩段solo犧牲掉、剪掉了,直接跳至ARP合成電子琴的solo,氣得直跳腳! 可能是因為7”無法收錄這麼長的播放時間,所以才剪成4分44秒版本吧……筆者買不起天價OG盤,只能先收下這張被剪輯過的7”單曲了 (想寫信向AOTN抗議!)。
"Tarika Blue - Truth Is The Key --1979 Original version"

ATON 7” version: Bandcamp試聽

b-side《Dreamflower》則是極為緩慢空靈、漂浮感的jazz fusion極品,類似Lonnie Liston Smith的同期作品,不論是fender rhode、bassline、銅管組以至Ryo Kawasaki的縹緲電吉他聲,都幫整首歌加了很多分。後來筆者才知道Erykah Badu曾在2001年用力取樣了這首歌而交出了”Didn’t Cha Know”
"Tarika Blue - Dreamflower"

"Erykah Badu-Didn't Cha Know"
-以上是重點推薦-


(文: Andy K)

2016年1月16日

電影激樂人心 - James Brown



如果把演唱一首歌當成是人生中最後一次性愛,我想投身於性愛之中的就不該只是激情;而是將一個充滿缺陷的靈魂,藉由無盡的消融狀態,抵抗現實中的痛楚與責難。
聽"James Brown"的歌就會嚷我有這種感覺,不管是早期受到福音歌曲影響在 "Famous Flame"時期,或是首度登上Apollo舞台初嘗成名滋味、1967年以一首"Cold Sweat"被人拿來認為是放克音樂定義、70年狂放不羈過度自戀的"sex machine",都隱含著James Brown 企圖在現實壓抑與兒童時期女性缺席中,借由音樂尋找一絲自我救贖的出口。

本片一開始以1988年的持槍失控事件為開端,窺究James Brown晚期的心靈狀態(孤獨但又緊抓時間流逝殘留的自尊),接著鏡頭轉到他將整個樂隊移師至越南(1968年),慰勞那些在前線身負艱巨戰事的士兵,以爆發力十足的放克音樂凝聚這些疲憊困頓處在黑暗之中的黑色靈魂;也就是這時期他被冠上soul brother No.1的稱號;音樂上,他拿到了一把變化多端的鑰匙,將承襲至50年代的靈魂樂改造,放大節奏組的視野,並將藍調的說唱形式移植至他自己的音樂,非洲鼓與貝斯、吉他的斷裂使用等,東截西取的開創了取樣這門藝術;在當時,滾石合唱團還只不過是幾個稚氣未消的英國大男生,初來乍到被James Brown誇張的表演方式震懾,影片中有一段是滾石合唱團取代James Brown成為演唱壓軸,但James Brown以實際舞台的縮合張力獵取觀眾(特別是白人)的注目,下台時僅淡淡對滾石的成員們說 : 歡迎來到美國。

在16歲的時候,由於膚色與家庭因素的關係,James Brown因為竊取一件西裝而入堅服刑,看似造化捉弄,實則是命運之神為他補捉了無可抗拒的機會,除了陰錯陽差認識前來監獄對受刑人傳音佈道的Bobby Bird,組成了後來知名的靈魂樂團體"Famous Flame" ; 也使這位險些誤入歧途的巨星,走上一生自負、孤獨的王者之路。


                                     
                                                      James Brown & Famous Flame  

早在50年代中期,由James Brown 為首的“Famous Flame”,其實在校園的派對演出中已經積累出相當程度的實力與名氣;但真正把這團火焰推向頂端的,是James Brown的偶像-Little Richard,經由Little Richard 引薦下,“Famous Flame”在1956年發表了一首註定炙手可熱的百萬金曲"Please、Please、Please"(King Record );也許是受到童年浸淫在福音唱詩的影響,這首歌的現場演出現在看起來是如此的戲劇十足;如同受到聖靈感召(誇張的肢體動作、一直重複類似的歌詞、情感豐富的壯聲詞),宛若一位再也按捺不住的卑乞者,奢望眼前即將溜走的原諒;但溜走的卻不是上帝,而是他內心模糊不清的女性幻影罷了。


                                     
                                                                  Live at the Apollo

儘管因為唱片的冠名導致樂團成員紛紛出走,但是絲毫沒有影響這位靈魂樂教父心中持續燃燒的火焰,他十分清楚自己心中想要什麼,也就是完全的自主掌控權,除了對於音樂事業的掌控,也了解遊戲規則終究必須由他制定,才能突破重重障礙,躍上那座沒有極限的高峰.
1962年,James Brown以“Night Train”這首單曲成功擠進節奏藍調排行榜前5名,並不顧經紀人Syd Nathan 的反對,自己掏腰包錄製在阿波羅廣場演唱的現場專輯,由於當時錄製現場專輯的成本過高,如果不是有十足的把握,唱片公司很少會為歌手發行現場專輯,更何況在當時種族歧視的年代;James Brown無疑是為自己的未來下了一個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賭注;事實證明James Brown的眼光獨到,“Live at the Apollo ”成為他暢銷專輯的其中一張,在排行榜上停留近14個月,除了在專輯與單曲上獲得前所未有的成功外,在演出的商業模式上他也採取了有別於以前需由承辦人作為中介,以各區域性的廣播電台作為活動的主要宣傳模式,除了少了中間一層的成本,也讓宣傳的廣度得以延伸.


                           
                                                 James Brown Live In Boston Garden

60年代中期,James Brown 借由紐奧良藍調的啟發,將傳統節奏藍調歌曲的重拍移至第一拍,形成了放克音樂最初的結構,儘管當時身為團員的Meceo Parker跟Pee Wee Ellis對於曲式結構的轉變都頗有微詞,但這樣的轉變卻讓歌曲更具節奏感,張力更大,也影響了70年代的眾多放克樂團或是藝人,尤其影片中一段彩排的場景,更是說明了James Brown十分看中節奏在歌曲中的呈現,並把所有樂器的演奏都當成鼓的形式加以運用.1968年4月4日,非裔美國人民權領袖金恩博士遇刺,這時美國各州的種族對立緊張,身為非裔美國人在音樂上的領袖,James Brown 在波士頓舉行的演出中,成功的以音樂作為團結種族的和平力量,以呼應金恩博士的非暴力主張,這時的James Brown 深知作為有色人種所面對的種種社會困境與急於反抗的急迫衝動,他選擇以音樂作為宣泄的出口,在凝結種族的社會性脈絡下獲取更高價值的成果.

整個70年代,James Brown在靈魂與放克的音樂類型上,持續雕琢使之發光發熱,團員的再一次出走,似乎對這位自負的靈魂樂之父絲毫沒有影響,但過於自我的思想意識讓他周遭的人開始感到恐懼.影片中穿插了許多James Brown童年時期的陰影,如同大多數悲戚的童年般,母親慘遭父親毒打(雖然後來他自己複製了相同模式)、貧苦等壓迫特徵,所以在某方面來說,他的人格俱有某種缺陷,在五光十色的舞台背後,他反而開始釋放出童年過於壓抑,對於母親缺席、父權壓制的反抗,過盛的活動力就是為了對抗這種深植內心的無力感,或者可以說是一種逃避機制,為了逃避他內心無法抹去也無法改變的童年幻影,直到他去世之前,這種需要受人愛戴但是旁人永遠無法進入他內心深處的矛盾感,不隨時間流逝,反而越趨增強,並伴隨著他在音樂上的劇變影響力主宰著美國樂壇將近1/3個世紀.

(文 by Human Wright)

Eddie Harris - Instant Death


聽這張專輯是有種溫合的鬼神咒語穿越時間與空間的感覺,Eddie的薩克斯風不像Lee Morgan 那樣愛現,也不是Miles Davis 那種靜謐,比較是像是在與自己對話或是圍個圈圈講故事的那樣,也許是他用了電子的薩克斯風,讓吹奏的音符呈現扭曲的不真實感,壓縮了聲音,製造了一種扁平的極境,也讓人有種以為真的有人在講話的錯覺。

聽到Instant death 這首歌的時侯,好像是下一秒就要死掉,但這一秒要把這生所謹存的力量給擰乾,到歌曲結尾依然是這種感覺,很緊,緊到似乎是沒有明天了:

也許Eddie在這張專輯想要把他做的夢給吹奏出來,一個在比現實還真實的夢了。

(文 by Human W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