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6日

電影激樂人心 - James Brown



如果把演唱一首歌當成是人生中最後一次性愛,我想投身於性愛之中的就不該只是激情;而是將一個充滿缺陷的靈魂,藉由無盡的消融狀態,抵抗現實中的痛楚與責難。
聽"James Brown"的歌就會嚷我有這種感覺,不管是早期受到福音歌曲影響在 "Famous Flame"時期,或是首度登上Apollo舞台初嘗成名滋味、1967年以一首"Cold Sweat"被人拿來認為是放克音樂定義、70年狂放不羈過度自戀的"sex machine",都隱含著James Brown 企圖在現實壓抑與兒童時期女性缺席中,借由音樂尋找一絲自我救贖的出口。

本片一開始以1988年的持槍失控事件為開端,窺究James Brown晚期的心靈狀態(孤獨但又緊抓時間流逝殘留的自尊),接著鏡頭轉到他將整個樂隊移師至越南(1968年),慰勞那些在前線身負艱巨戰事的士兵,以爆發力十足的放克音樂凝聚這些疲憊困頓處在黑暗之中的黑色靈魂;也就是這時期他被冠上soul brother No.1的稱號;音樂上,他拿到了一把變化多端的鑰匙,將承襲至50年代的靈魂樂改造,放大節奏組的視野,並將藍調的說唱形式移植至他自己的音樂,非洲鼓與貝斯、吉他的斷裂使用等,東截西取的開創了取樣這門藝術;在當時,滾石合唱團還只不過是幾個稚氣未消的英國大男生,初來乍到被James Brown誇張的表演方式震懾,影片中有一段是滾石合唱團取代James Brown成為演唱壓軸,但James Brown以實際舞台的縮合張力獵取觀眾(特別是白人)的注目,下台時僅淡淡對滾石的成員們說 : 歡迎來到美國。

在16歲的時候,由於膚色與家庭因素的關係,James Brown因為竊取一件西裝而入堅服刑,看似造化捉弄,實則是命運之神為他補捉了無可抗拒的機會,除了陰錯陽差認識前來監獄對受刑人傳音佈道的Bobby Bird,組成了後來知名的靈魂樂團體"Famous Flame" ; 也使這位險些誤入歧途的巨星,走上一生自負、孤獨的王者之路。


                                     
                                                      James Brown & Famous Flame  

早在50年代中期,由James Brown 為首的“Famous Flame”,其實在校園的派對演出中已經積累出相當程度的實力與名氣;但真正把這團火焰推向頂端的,是James Brown的偶像-Little Richard,經由Little Richard 引薦下,“Famous Flame”在1956年發表了一首註定炙手可熱的百萬金曲"Please、Please、Please"(King Record );也許是受到童年浸淫在福音唱詩的影響,這首歌的現場演出現在看起來是如此的戲劇十足;如同受到聖靈感召(誇張的肢體動作、一直重複類似的歌詞、情感豐富的壯聲詞),宛若一位再也按捺不住的卑乞者,奢望眼前即將溜走的原諒;但溜走的卻不是上帝,而是他內心模糊不清的女性幻影罷了。


                                     
                                                                  Live at the Apollo

儘管因為唱片的冠名導致樂團成員紛紛出走,但是絲毫沒有影響這位靈魂樂教父心中持續燃燒的火焰,他十分清楚自己心中想要什麼,也就是完全的自主掌控權,除了對於音樂事業的掌控,也了解遊戲規則終究必須由他制定,才能突破重重障礙,躍上那座沒有極限的高峰.
1962年,James Brown以“Night Train”這首單曲成功擠進節奏藍調排行榜前5名,並不顧經紀人Syd Nathan 的反對,自己掏腰包錄製在阿波羅廣場演唱的現場專輯,由於當時錄製現場專輯的成本過高,如果不是有十足的把握,唱片公司很少會為歌手發行現場專輯,更何況在當時種族歧視的年代;James Brown無疑是為自己的未來下了一個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賭注;事實證明James Brown的眼光獨到,“Live at the Apollo ”成為他暢銷專輯的其中一張,在排行榜上停留近14個月,除了在專輯與單曲上獲得前所未有的成功外,在演出的商業模式上他也採取了有別於以前需由承辦人作為中介,以各區域性的廣播電台作為活動的主要宣傳模式,除了少了中間一層的成本,也讓宣傳的廣度得以延伸.


                           
                                                 James Brown Live In Boston Garden

60年代中期,James Brown 借由紐奧良藍調的啟發,將傳統節奏藍調歌曲的重拍移至第一拍,形成了放克音樂最初的結構,儘管當時身為團員的Meceo Parker跟Pee Wee Ellis對於曲式結構的轉變都頗有微詞,但這樣的轉變卻讓歌曲更具節奏感,張力更大,也影響了70年代的眾多放克樂團或是藝人,尤其影片中一段彩排的場景,更是說明了James Brown十分看中節奏在歌曲中的呈現,並把所有樂器的演奏都當成鼓的形式加以運用.1968年4月4日,非裔美國人民權領袖金恩博士遇刺,這時美國各州的種族對立緊張,身為非裔美國人在音樂上的領袖,James Brown 在波士頓舉行的演出中,成功的以音樂作為團結種族的和平力量,以呼應金恩博士的非暴力主張,這時的James Brown 深知作為有色人種所面對的種種社會困境與急於反抗的急迫衝動,他選擇以音樂作為宣泄的出口,在凝結種族的社會性脈絡下獲取更高價值的成果.

整個70年代,James Brown在靈魂與放克的音樂類型上,持續雕琢使之發光發熱,團員的再一次出走,似乎對這位自負的靈魂樂之父絲毫沒有影響,但過於自我的思想意識讓他周遭的人開始感到恐懼.影片中穿插了許多James Brown童年時期的陰影,如同大多數悲戚的童年般,母親慘遭父親毒打(雖然後來他自己複製了相同模式)、貧苦等壓迫特徵,所以在某方面來說,他的人格俱有某種缺陷,在五光十色的舞台背後,他反而開始釋放出童年過於壓抑,對於母親缺席、父權壓制的反抗,過盛的活動力就是為了對抗這種深植內心的無力感,或者可以說是一種逃避機制,為了逃避他內心無法抹去也無法改變的童年幻影,直到他去世之前,這種需要受人愛戴但是旁人永遠無法進入他內心深處的矛盾感,不隨時間流逝,反而越趨增強,並伴隨著他在音樂上的劇變影響力主宰著美國樂壇將近1/3個世紀.

(文 by Human Wrigh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