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5日

Rhino Records日本嚴選爵士經典重發系列


1978年成立的美國唱片廠牌Rhino以經典重發盤建立起名聲。2012年,Rhino在日本推出了「Jazz Best Collection 1000」的經典爵士重發計畫,內容橫跨了咆勃、酷派、自由爵士、融合爵士等類型的重要樂手。所有包裝皆沿用日本設計的封殼、側標與介紹手冊,展現日本獨到的選曲品味以及對於經典的絕對尊重。現在,這些經典將在誠品重現。

Rhino唱片始於1973年美國加州洛杉磯的一間小唱片行,在1978年,樂評人Harold Bronson與店主人Richard Foos開始以Rhino的名義發行唱片。在197080年代之間,Rhino以發行「歪歌(novelty songs)」為主。但市場的現實立即迫使Rhino改變營運策略,轉為經典重發廠牌。在當時新興的CD市場中,Rhino以其幾乎比肩母帶的高品質錄音技術重新站穩了腳步。Rhino1985年也開始發行B片(cult film,小眾膜拜經典電影)和經典電視節目,並在1998年成為時代華納集團旗下重要的影音廠牌。

本次由日本嚴選的爵士專輯經典重發,囊括眾多195060年代的重要專輯。廣義而言,或可稱為「後咆勃(post-bop)」的時代,它可說是爵士樂歷史中百花齊放的時代:20年代的搖擺爵士樂領班在這個時期已經邁入演奏生涯的中晚期,編制與技術已臻極致;40年代的咆勃爵士樂手們則正值盛年,在過去10年的演奏經驗中,皆已發展出他們獨到的表現方式;而更年輕的硬式咆勃、自由爵士樂手們則在前輩大師們的帶領下逐漸浮上檯面,成為獨當一面的樂手甚至樂隊領班。總之,綜觀整部爵士音樂發展史,1950-60的橫切面絕對是其中最為多元、爭鳴的一段。

咆勃演繹,誰與爭鋒?

無法對現狀滿足,是作為一個精湛爵士樂手的奧義,而咆勃演繹則是在這巨大的歷史洪流中,佇立著永遠無法超越的改變。

不是完全創造,而是依據前人的規則改良、改變;也許這是身為一個爵士樂手蘊藏的偉大基因,也是有機體式的解構、重新建構一套有別以往的套路。40年代是一個斷裂的年代,斷裂則造成無數個小裂痕,為爵士樂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百花齊放。

Dizzy GillespieCharle Parker 早已在迷霧之中點起了一盞無盡之光,其迅速音階的自由切換,高度即興的喇吧吹奏讓音樂軸心由外而內;觀眾腳步早已失焦,取而代之的是樂手間你來我往的同場較勁;除了吹奏樂器,Bud Powell 在鋼琴技巧的自由切分為咆勃帶來了深遠的影響,還有Thelonious Monk在和聲上那種永不妥協的蒼涼與孤寂,在探索咆勃極限的迴圈中,展現了質疑與孤獨的自我剖析。節奏組則有Max Roach改變了舊有重音的侷限,各種樂器得以在同一渠道中各自獨奏,卻又不失去應有的平衡與和諧。

西岸爵士與酷派爵士
The Modern Jazz Quartet 將安靜平和的酷派爵士做了最恰當好處的詮釋,John Lewis以及Milt Jackson都是咆勃年代下畢業的佼佼者,Paul Desmond 以及 Lee Konitz 則將沒有重心的複雜,遷移到樂迷中幾乎無法站穩的界線。透過Miles Davis Gil Evens,西岸爵士與酷爵士呈現了前所未有的內斂與輕巧,卻也產生了一個與之對抗的彼端。

從硬咆勃到前衛與融合
在彼端的硬咆勃批評酷派爵士無法詮釋最具感情的音符,緊湊的節奏,尖銳咆哮的聲音,正從內心深處徹底釋放,其風格受到傳統福音、節奏藍調,甚至將古巴音樂納入其吸收的版圖;但就當一切都尋著支流逐漸趨向穩定時,Ornette Coleman的出現,打破了現存狀況,重申了自由的至高無上原則。

50年代末期,Ornette ColemanCharles Mingus寫下了自由爵士的宣言,由於遭逢時代劇變,社會運動與革命層出不窮,這時期的爵士樂注入了一股反叛體制的活力,前衛與自由訴說了沒有風格即是最好的展現;John Coltrane 則是帶領前衛爵士步行至60年代。開放的文化思維並沒有限制樂手們的野心,融合爵士的豐富素材提供了後續新進樂手如Herbie Hancock Chick Corea無限開闊的視野,爵士音樂的延展多變性,在這些年輕樂手上找到了無限可能的影子。

聆聽時間的淬鍊與洗禮
Rhino 的爵士經典重發計畫, 是一個音樂時間軸的概念;鑑古知今,涵蓋了4060年代眾多的經典樂手,這是多元思潮開拓的黃金年代;也是聆聽爵士樂淬鍊與洗禮的最佳途徑;現在,誠品將與你一起保留那個年代的經典原聲,重新開啟塵封已久的那一瞬間,一聲一瞬,都只在耳朵裡交織與擺盪,永不歇息。

文:陳涵/H.Wright 
(本文刊登於誠品刊物desk提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